市場概況
自世紀之交以來,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工業化和經濟強勁增長,中國于2013年超過伊朗,成為全球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在過去十年里,中國天然氣需求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為11.8%,2020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3260億立方米。
即使在2020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依然展現出強大韌性,同比增長7.4%,得益于國內經濟活動從疫情中強勁復蘇。與此同時,大部分其他經濟體都受疫情重創,導致2020年全球天然氣需求較2019年下降了2.7%。
然而,天然氣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仍然很小,2020年為8.4%。中國是一個產煤大國,2020年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為57%。
天然氣有望在中國的能源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碳排放強度低將有助于中國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的目標。政府持續推動居民和工業部門“煤改氣”以及燃氣發電裝機容量不斷增加。
預計本十年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將以5.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穩步增長,到2030年達到5360億立方米。中國有望在2020年代中期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二大天然氣消費國。
為了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隨著可再生能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越來越大,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預計,2030-204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年均復合增長率將放緩至1.3%。隨著從2030年起美國的化石燃料需求將以更快的速度下降,預計中國將在2040年代初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
工業用氣
在工業方面,天然氣主要在煉油廠、下游化工生產、采礦業和油氣勘探行業用作燃料。
天然氣作為石化行業的原料,用于生產氨并進一步轉化為尿素,后者是一種主要的肥料。天然氣也是生產甲醇的原料之一,但甲醇更主流的生產原料仍是煤炭。
在過去十年里,中國工業用氣幾乎增長了兩倍,2020年達到1340億立方米。由于國內經濟強勁增長和工業化穩步推進,工業用氣成為中國天然氣需求的最大貢獻者,占比41%。
由于政府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過剩產能以及控制工業生產中的能源消耗,近幾年中國工業產值增速已經放緩。這使工業用氣同比增速從2010年代初的兩位數降至2020年的4.8%,2020年工業用氣也因疫情受到抑制。
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特別是地下儲氣庫不足,制約了工業部門的天然氣供應。在天然氣短缺的情況下,工業用天然氣供應也會減少,由于城市燃氣供應會得到優先保障。
由于各行業的結構性改革,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預計,本十年中國工業用氣增速將放緩,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降至4.5%,到2030年將達到2080億立方米。2030-2040年,需求年均增長率可能進一步放緩至0.9%。由于中國工業版塊的龐大體量,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預計到2040年工業用氣仍將是中國天然氣消費的最大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