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宋元明在2020年夏季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表示,國家煤監局正聯合人社部、國家能源局、全國總工會,制定進一步規范煤礦勞動用工的指導意見。計劃到2021年底,煤礦井下取消勞務派遣工,轉為合同制的產業工人。
保護煤礦工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滿足礦工的美好生活向往,是煤炭行業初心所在。但據宋元明稱,目前雖已建成很多現代化大型礦井,總體上看,煤礦工人的工作條件仍然很艱苦。“超工時勞動非常嚴重,包括一些經營狀況比較好的中央企業,礦工平均作業時間仍在9個半小時以上,有的甚至長達12個小時。還有部分企業使用勞務派遣工,這部分工人的‘五險一金’待遇與正式合同工差距很大,權益得不到完全保障。”
宋元明透露,國家煤監局正在聯合人社部、國家能源局、全國總工會,制定進一步規范煤礦勞動用工的指導意見,準備提出相關措施。到2021年底,煤炭企業井下取消勞務派遣工。“根據人社部門意見,井下崗位用勞務派遣工是違法的。這部分人員怎么辦?主要方式是轉為合同制的產業工人。”
宋元明還稱,人社部對煤炭工人作業時間長、疲勞作業等問題非常關注。原則上,每天井下作業時間將不得超過8小時。計算節點究竟是從入礦到出礦為8小時,還是以進井口到出井口的時間為準,目前還在探討中。“各地有關部門和煤礦企業在保安全保穩定的前提下,摸清人員底數,認真部署,有序實施,為做好取消井下勞務派遣工和規范勞動用工時間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