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 <ul id="kio0y"></ul>
  •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strike id="kio0y"></strike>

    莒納科技:以材料科技創新突破PEM電解槽膜電極成本難題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3-06-16

             PEM電解槽電流密度高、可耦合綠電的特點受到重視。但仍面臨著:1)貴金屬催化劑導致成本偏高;2)制成工藝連續化受限;3)壽命有待驗證等問題,導致其難以大規模推廣,其中成本問題最受關注。

      PEM電解槽主要由膜電極和雙極板構成。作為電化學反應發生的場所,膜電極被稱為電解槽的“心臟”,是直接決定PEM電解槽性能與成本的核心部件。PEM電解槽的三大問題與膜電極發展水平直接相關,突破膜電極產業化成為解決PEM電解槽推廣問題的關鍵。2022年開始,PEM電解槽膜電極熱度提升明顯,但由于規模不足、貴金屬載量高、均一性差等問題,產業化難題仍未突破。

      參考燃料電池膜電極發展歷程,氫云鏈認為,率先實現降低貴金屬載量、解決漿料涂布均一性、降低膜電極衰減的企業將有望領跑PEM電解槽膜電極市場競爭。

      莒納科技作為綠氫電極供應商,其堿液電極產品推動堿液電解槽走向萬 A 時代,PEM 電解槽膜電極也已經由第三方權威機構完成樣品測試。基于催化劑材料微觀結構改進和工藝創新,其膜電極實現了在2 A@1.9 V@60°C的性能下成本有望降低 30 %的目標, 并突破了漿料分散和涂布轉印工藝,能夠高效、均勻地完成大面積涂布(3000cm²)。

      氫云鏈希望通過莒納科技的膜電極技術思路,探討PEM電解槽產業化的路徑,并進一步探討電解槽電極供應商的發展路徑。

      莒納科技 PEM膜電極技術創新

      1、PEM膜電極的難題

      膜電極占據電解槽成本約30%,是電解槽性能、壽命與成本的核心。因此膜電極的產品水平直接決定PEM電解槽產品水平。

      目前膜電極在技術和工藝上面臨著成本高、催化劑均一性差、涂布難等三大問題,其中由于成本高是PEM電解槽推廣難的關鍵問題,因此催化劑成本受關注程度最高。

      (1)催化劑貴金屬載量大、成本高

      貴金屬載量大推高膜電極成本。由于質子膜形成的強酸性環境導致催化劑選擇范圍小,尤其是陽極過高的過電位導致選擇更加狹窄。目前陰極催化劑主要為鉑-碳等,負載為2mg/cm²,陽極主要為二氧化銥等,負載約為6mg/cm²,原材料成本高,替代難度大。由于催化劑成本占膜電極成本比重大,加之貴金屬成本高昂,成為膜電極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銥儲量少引發行業擔憂。由于銥全球年開采量僅有5-10噸且高度集中于南非。如果銥需求持續上升,將可能導致價格飛漲甚至供不應求,極大制約產業正常發展。

      (2)催化劑均一性不理想

      氧化銥比重大且沒有載體,在制作漿料過程中易出現聚集及沉降現象,影響了漿料的均一性,從而影響了膜電極的壽命和可涂布面積。因此對漿料的物料投放順序、預混時間、溫度、分散工藝等均有很高要求。

      (3)涂布工藝一致性差

      對比燃料電池質子膜8-10微米的厚度,電解槽質子膜厚度達到150-200微米,溶脹率高,在涂布時容易出現溶脹、變形等情況,對漿料配比、涂布工藝提出了很高要求。

      2、莒納的解決方案

      針對膜電極面臨的難題,莒納科技通過催化劑材料微觀結構改進和工藝創新,實現了在性能不變的情況下膜電極成本有望下降約30%的目標,并加速了膜電極連續、穩定的規模化生產工藝,從成本和生產工藝兩個方面推動了膜電極的產品化,推動PEM電解槽的商業化應用。

      (1)低鉑低銥催化劑推動膜電極降本30%

      催化劑納米結構及成分優化提升活性、降低載量。莒納科技陰極催化劑采用自主合成的Pt-過渡金屬合金納米材料,陽極催化劑采用自研核殼結構材料,從而增強活性位點協同作用,提高催化劑有效反應活性面積,同時促進電荷傳輸增強導電性,大幅降低鉑、銥負載量。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