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工信部相繼發文《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到推動N型高效電池等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提升規模化量產能力。
在P型技術路線發電效率逐漸逼近物理極限的情況下,N型電池憑借更高的極限效率正在逐步崛起。平安證券研究報告指出,2021年N型電池市場占比約為3%,2022年將超過8%,2023年有望超過20%。
N型光伏電池產能的擴建,將拉動上游N型硅片的發展。目前TCL科技新能源光伏產能均可兼容生產N型硅片,而且依托工業4.0平臺具備柔性制造能力,能夠高效滿足下游N型電池客戶的客制化需求。目前其N型單晶硅片市場占有率長期穩居全球第一,未來有望充分受益N型電池技術的崛起。
N型電池已具備市場化條件
今年上半年,多家公司研判N型光伏技術路線的成熟度,適時做好切入的準備。協鑫集成開展N型TOPCon大尺寸組件的開發設計及認證工作,太陽能正在跟蹤行業高效電池技術發展趨勢及產業化進展。橫店東磁搭建TOPCon和P-IBC中試線,為下一步新技術規模化導入量產奠定基礎。
目前,N型電池已具備市場化條件。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作為光伏發電中起核心作用的光伏電池轉換效率,2021年我國企業/研究機構晶硅電池實驗室效率已打破紀錄11次,其中,9次為N型電池技術,2次為P型電池技術。
今年下半年,多家公司宣布N型電池擴產計劃。沐邦高科在7月宣布擬于廣西梧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投資建設,在8月宣布擬與鄂城區人民政府共同建設10GW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上機數控在8月披露新投資計劃,擬于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150億元建設新能源產業園,建設年產25GW單晶硅切片及年產24GW的N型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
目前,多家頭部企業已實現N型電池量產,正式開啟產業化元年。中來股份完成泰州“年產1.5GWN型單晶雙面N型太陽能電池項目”的產能爬坡,至6月底在泰州累計投建的N型電池產能達3.6GW。晶科能源2022年初投產的16GW大尺寸N型電池產能已于二季度滿產,預期至2022年末投產和在建的N型電池產能共計將超過30GW。天合光能宿遷8GWN型電池項目已在4月啟動,預計下半年逐步投產,還在6月公告將在青海打造零碳產業園區,投資建設年產10GWN型電池,一期計劃于2023年底前完成,二期計劃于2025年底前完成。
據CPIA統計,2022年上半年新擴產的光伏電池片項目中,N型電池總容量占比達30%,已公布的國內N型組件招標需求已超過4GW,較2021年全年增長4倍。
N型電池擴建拉動上游N硅片發展
目前,N型電池多種技術路線共存,呈現百花齊放之姿,TOPCON,HJT以及IBC等電池技術等不斷變革,但所有N型電池產能在原料需求方面殊途同歸,均指向上游硅片廠商的N型硅片,TCL科技新能源光伏產業具備N型硅片產能規模、技術工藝及柔性制造等優勢,在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在多家公司積極跟進下,N型電池產能規模將持續擴大。在光伏電池技術迭代的背景下,N型電池新需求意味著硅片供應的更新。TCL科技新能源光伏業務攜手合作伙伴,完善光伏產業鏈N型硅片供應,通過多年的技術積淀,疊加工業4.0制造模式,N型硅片保持強有力的產品競爭力和協同效應,N型硅片全球市占率多年保持第一,其所公示的N型硅片已減薄至130μm,疊加210平臺型技術,能更高地提升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
受益于工業4.0制造體系的前瞻性布局,TCL科技新能源光伏產業能夠提升產品質量一致性,并實現柔性制造模式。當前下游電池路線處于P型、N型共存的技術變革期,而且每家N型電池客戶需求不同, TCL科技新能源光伏業務積極配合下游客戶及各技術路線的推進與配合,通過柔性制造實現產能高效運作,滿足客制化需求。
目前,N型硅片供需維持偏緊格局,近期價格保持強勢。9月8日,TCL科技旗下TCL中環公示N型硅片最新報價,不同厚度和不同尺寸N型硅片價格,相比6月24日,均上漲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