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002/newimg/main_ad1.jpg)
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世界各國以協約方式進行溫室氣體減排。中國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彰顯了大國擔當。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隨后,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指出,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雙碳”目標的提出將進一步加快我國能源低碳轉型,推動我國能源體系向“一主兩翼”發展格局轉變,即以發展清潔的新能源生產為主體,能源體系整體向電氣化和數字化方向“兩翼齊飛”。
電力系統的數字化轉型是實現中國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的關鍵路徑之一,而電力“新基建”,是電力系統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發揮著基礎性和支柱性作用,是推動電力行業戰略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支撐能源革命的重要載體。
作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聯合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華北電力大學及中國能源網等研究單位,發布《電力“新基建”發展模式和路徑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結合“雙碳”目標背景下,新基建支撐電力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和國際經驗,對電力“新基建”進行了深入扎實的研究,為電力“新基建”高質量發展路徑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參考。
報告指出,電力“新基建”以電力大數據為驅動,以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為基礎,以與電力基礎設施適配的專用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手段,推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通用數字技術應用于電力物聯網和電力應用平臺,促進電力數據流動環節的源、網、存、算、用等設施與電力能量流動環節的源、網、儲、荷等設施融合發展。
依托電力“新基建”開展電力數字化轉型,能夠加速數字信息技術與能源電力產業的深度融合,引導能源電力行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展。一是通過電力“新基建”,融合發展覆蓋發-輸-配-用各環節的電力工業物聯網,促進新能源消納,助推“雙碳”目標的實現。二是通過電力“新基建”,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將新興數字技術應用于海量數據的融合、分析與管理,推動能源供需革命。三是通過電力“新基建”,推動工業互聯網與能源電力系統的融合,加速5G、物聯網、大數據等創新技術的應用融合,推動數字技術在能源系統中的應用,助力能源技術革命。四是通過電力“新基建”,打造跨行業國際平臺,依照“平臺+生態”思路,構建互惠共贏能源生態圈,推動能源體制改革和國內國際雙循環。
電力“新基建”體系架構
電力“新基建”上中下游齊發力共創新
電力“新基建”是一項系統性的長期工程,需要圍繞源網儲荷全產業鏈進行頂層設計,幫助電力基礎設施從傳統的電力輸、配、送樞紐轉變成為各類能源轉換利用和資源優化配置的平臺,并逐漸向能源互聯網方向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