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 <ul id="kio0y"></ul>
  •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strike id="kio0y"></strike>

    中博會系列配套活動推動中小企業出海拓市場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4-11-18

    11月15日—18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在廣州舉行。

    近年來,中國企業掀起新一輪出海浪潮。從出海企業規模來看,近年來中小企業出海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中小企業出海意愿也不斷增強。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62%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經開展國際化業務,另有18%的小巨人企業計劃出海。

    為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本屆中博會還舉辦了境外商務推介及對接活動、中國-東盟中小企業產業鏈商務對接會等配套活動,推動各國(地區)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全方位合作。

    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合作

    11月15日,中國—東盟中小企業產業鏈商務對接會舉行,作為中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對接會旨在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合作。

    在中小企業的出海“航行圖”中,東盟市場是重要的目的地。日前舉行的第27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宣布,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談判實質性結束。從雙方2010年建成自貿區到2019年全面實施自貿協定2.0版,再到即將打造自貿區3.0版,中國—東盟合作不斷提質升級。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張振祥表示,當前中國和東盟國家持續出臺關于深化農業、電子商務、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的成果文件,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合作方興未艾,中國電動汽車在東盟國家深受歡迎,相關領域的合作給東盟國家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中國企業在東盟國家投資合作、轉移先進生產技術,有利于助力東盟國家的產業升級和工業4.0轉型。

    “中小企業是各個經濟體的血脈,是商業活動的主體,為地區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人們提供就業機會,推動增長與創新。”柬埔寨工業、科學、技術和創新部國務秘書H.E. SON Senghuot(宋誠霍)表示,這次會議的一個關鍵目標是為中小企業尋找發展與合作的機會,使得中國以及東盟國家的中小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經濟環境下繁榮發展。對于柬埔寨以及其他東盟成員國來說,與中國企業建立伙伴關系是非常寶貴的機會,有助于東盟企業獲得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和數字化能力。

    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教授指出,中小企業對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中國企業如何更好地走向東盟,他提出兩點建議:一是中國對東盟實行“單邊開放”只是時間問題,中國企業應提前布局;二是應加快推動構建中國—東盟共同市場,要在“10+1”自貿區的基礎上布局和深化產業鏈和供應鏈合作,通過資本流動來推動區域化和全球化。

    對接會還發布了研究報告《中國—東盟共同市場可行性研究的八個問題》,該報告分析了中國—東盟共同市場構想為雙方帶來的收益以及在落地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并提出堅持“東盟路徑”、提升參與能力、形成早期安排、大灣區先行等建議。

    助力企業“出海”融入歐洲市場

    全球化浪潮下,出海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新紅利,也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11月16日,中國企業出海歐洲(愛爾蘭)交流活動在中博會舉行,助力企業順利出海,走進歐洲、走向世界。

    會上,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萬淑萍表示,近年來,伴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全球化布局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積極地走向海外,積極地探索全球市場。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中國品牌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開始走進國際市場的舞臺中央。

    “中國企業邁向歐洲,帶著合作的誠意與發展的愿景。我們看到,歐洲市場有著成熟的商業體系、先進的科技環境和廣闊的消費群體,這些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中國企業出海,是希望成為中歐經濟交流與融合的積極參與者。”萬淑萍說。

    愛爾蘭投資發展局深圳辦公室首席代表王磊表示,近年來,中國與歐洲尤其是愛爾蘭的貿易合作愈發緊密。早在2020年,已有超過四十家中國企業在愛爾蘭開展業務,雇員達到四千人。不少中企更將愛爾蘭視作“進入歐盟的門戶”。

    王磊指出,愛爾蘭有一大值得關注的經濟模式,即“總部經濟模式”。目前,包括國際知名企業Google、Facebook,以及中國企業華為、抖音、拼多多等,都已將歐洲總部建在愛爾蘭。

    據悉,愛爾蘭是全球第一大的軟件出口國,兼具研發實力,可以和中國企業進行資源對接;神經生物算法AI、納米材料、芯片制造、游戲等行業,也能夠結合兩地優勢、拓展企業的發展空間與市場。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