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意外宣布大幅減產,4月3日國際油價大漲超6%,突破80美元/桶整數關口,布倫特原油接近85美元/桶。4月4日,國際油價繼續小幅上漲。石油下游產業鏈快速反應,部分產品在4月3-4日出現較大漲幅。行情本已在上行通道中的潤滑油市場,走勢將如何?
產油國意外宣布減產,油價大幅躍升
北京時間4月2日夜,歐佩克+多個成員國突然宣布,各國將從5月開始削減石油供應量,總減產幅度超160萬桶/日。
受此意外消息刺激,國際原油價格4月3日一開盤就出現7%的大幅跳漲。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4.75美元,收于每桶80.42美元,漲幅為6.28%;4月4日,國際油價繼續小幅上漲,紐約、布倫特原油期貨分別收于每桶80.71美元、84.94美元。
業內認為,在供應端連續收縮、需求端預期積極的背景下,短期原油市場供需將趨于緊平衡,這也為油價繼續反彈提供了有力支撐。
高盛、巴克萊銀行等機構認為,本次歐佩克的減產計劃超出了市場預期,對國際原油的供需格局或產生方向性轉變,重新開啟供不應求的時間窗口。
對原油價格未來走勢,分析者多認為,除非出現多國對歐佩克+的決議進行干涉等因素,預計短期之內這場石油減產風波很難平息,油價有望重啟上升通道。在不考慮基本面以外因素的情況下,近期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還可能有每桶5至10美元的漲幅,布倫特原油價格波動中樞或將重回每桶80-90美元。還有預期認為,油價有望重返100美元高位。
石油產業鏈反應迅速,多個產品價格上漲
3月中旬以來,國際油價已經從低位緩慢回升,供應短缺擔憂再起。而此次歐佩克+減產消息刺激國際油價大幅跳漲,坐實了業界的猜測,也拉動了石油產業鏈下游產品的快速跟漲。
4月3日,國內主力合約能化期貨板塊,原油上漲超8%,燃油上漲超6%,瀝青上漲超4%,PTA、塑料、聚丙烯、短纖等均有所上漲。汽柴油價格普遍上漲,從主營汽柴油(中國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4月4日上午的報價看,福建主營汽柴油上漲25至100元/噸,浙江中海油汽柴油上漲100至150元/噸,山西汽柴油上漲80至220元/噸,青海汽油上漲150元/噸,河南汽柴油上漲50至150元/噸,廣西柴油漲50元/噸。山東獨立煉廠汽柴油也上漲30元/噸左右。
針對油價上漲,某大型煉廠表示,產業鏈上游拉漲必將向下游傳導。作為產品價格與原油價格高度相關的產業,近段時間,公司產品價格大多已經漲價。受此次原油價格走高影響,短期內公司產品價格還將有較大概率調漲。
成本降低短期無望,潤滑油后市仍將走高
潤滑油是石油下游產品,價格走勢與油價息息相關。尤其是原料基礎油已經持續一年多供應緊張局面。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 基礎油市場價格波動不大,市場總產能利用率在40%左右。受供應量依舊偏緊的支撐,即使在油價下行期間基礎油價格下跌幅度也有限,基本持續在較高位置運行。
原本業界預期基礎油價格在持續較長時間高位的情況下,下游對高價接受能力下滑,同時供應可能增加,4月份行情可能面臨下行壓力。但此次意外消息導致油價大幅上漲及原油趨向供應緊張,將再次限制基礎油產能的釋放,推高產品價格。在多重因素的博弈下,市場大概率仍以高位波動為主。
這也直接導致潤滑油原材料成本短期內下降無望。同時,原油供應短缺、價格上漲還將對企業運行的其他原料成本、能源成本、交通物流成本、包裝成本等有較為顯著的抬升。當前,潤滑油廠家本就處于高昂成本無法消化的狀態,可以預計,潤滑油后市行情大概率仍將處于上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