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 <ul id="kio0y"></ul>
  •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strike id="kio0y"></strike>

    國城礦業:把握能源轉型時機助力新質生產力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4-04-29

     1.jpg

      近日,國城礦業發布2023年財報,實現營收11.96億元,歸母凈利潤6271.44萬元。

      在稀貴金屬價格不斷創新高的當下,國城礦業因擁有近1.8萬噸白銀儲量而備受市場關注,疊加光伏對白銀需求增長的基本面支撐,未來銀價易漲難跌,隨著白銀產能的不斷釋放或將為公司帶來第二增長曲線。

      此外,在全球新能源發展迅猛的背景下,公司所擁有的高品位鋰資源也正在加大開發力度,采礦證規模已擴大到百萬噸級別。

      國城礦業作為一家大型綜合性礦企,通過重點布局鋰、銀等能源金屬資源品種,著力發展新能源領域,聚焦綠色能源資源稟賦優勢,為有色金屬行業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上助力。

      白銀儲量豐富 或帶來第二成長曲線

      在金價不斷創歷史新高的同時,作為“金銀不分家”的另一品種——白銀也正迎頭趕上。近日,滬銀主連一度突破7700元/千克,為近12年新高。

      顯而易見的是,掌握了上游資源供給的礦企才能更好的借住這一“潑天富貴”。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A股三大銀企分別為國城礦業、盛達資源、興業銀錫,白銀儲量分別約為1.8萬噸、0.6萬噸、1萬噸。

      其中,國城礦業的白銀儲量主要來自于其控股子公司——宇邦礦業,該子公司所擁有的銀多金屬礦為國內目前備案儲量最大銀礦,該礦銀金屬量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七,為17980.9噸。

      公告顯示,2022年下半年,宇邦礦業采礦許可證的生產規模已由此前的60萬噸提升至 825 萬噸/年,目前處于逐步技改放量階段。

    2.png

    宇邦礦業礦區全景

      隨著國城礦業白銀資源量的不斷釋放,或將為公司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財報顯示,國城礦業2023年礦產銀為1.68噸,而在2024年產量指引中,將白銀的產量大幅提升至72.87噸,增幅超42倍;按近期約7000元/千克的銀價計算,或將給公司增加近5億元的營收,占公司23年營收超4成。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在黃金漲勢強勁,美聯儲降息預期和國際地緣政治沖突等宏觀情緒推動下,引發投資和避險資金需求大幅提升,且受制于開采限額與增產周期較長等因素影響,未來短期內白銀產量難有較大增量;因此,長期銀價易漲難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在全球通脹加深背景下,大宗商品之一的有色金屬出現了少見的多個品種同步上漲走勢。

      有市場觀點認為,有色金屬具備金融屬性表現為抗通脹,隨著全球步入降息周期,通脹預期正持續升高,實物資產如有色金屬,被視為對沖通脹的有效手段,它的價值也會隨著通脹而上升。

      展望2024年,國城礦業所公布的產量指引較去年有明顯增幅。2024 年,公司計劃生產鋅、鉛、銅合計4.98萬金屬噸,銀72.87金屬噸,硫精礦53.59萬噸,硫鐵粉46.69萬噸,硫酸14.69萬噸,鈦白粉11.6 萬噸,次鐵精礦40.6 萬噸。此外,金鑫礦業計劃開采鋰輝石原礦100萬噸。

      把握能源轉型時機

      “十四五”是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也是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的黃金期。

      在雙碳背景下,全球正努力通過轉型新能源逐步擺脫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被稱為“新三件”的鋰電池、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的市場空間廣闊。

      在這一能源轉型過程中,將對鋰與銀這兩大能源金屬產生巨大需求。

      鋰資源方面,國城礦業參股子公司金鑫礦業擁有氧化鋰資源量約68萬噸,礦石品位高且可選性較好,具有可觀的開發價值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國城礦業也正在加速推進鋰資源的開發進程,今年1月,金鑫礦業獲得100萬噸/年采礦權證,較此前5萬噸/年采礦權證規模增幅明顯。

      同時,公司依托豐富鋰礦資源并發揮原材料供應保障優勢,有效延伸鋰電產業鏈業務,加速新能源產業戰略布局。

      公司在在德陽-阿壩生態經濟產業園投資33.57億元建設國城鋰業20 萬噸/年鋰鹽項目一期工程;該項目,現已納入 2024 年四川省重點項目名單(新開工),與建設有關的報告編制、備案、項目設計等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再來看銀資源,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金融投資屬性外,還有來自于基本面的工業需求。

      據悉,工業領域長期占據白銀總需求的一半左右。近年來,隨著全球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光伏銀漿成為白銀下游需求的重要增量。有機構測算數據,在光伏用銀的帶動下,2024年-2025年,白銀供需的缺口分別為7834噸、8464噸。

      助力新質生產力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國家層面的指導方針下,有色金屬行業也將迎來新變化。

      當前,有色金屬行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點在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而新能源、新材料則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具體體現。

      作為集鋅、鉛、銀、鋰等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有色金屬采選企業,國城礦業近年來著力發展新能源領域,聚焦綠色能源資源稟賦優勢,為行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

      公司子公司宇邦礦業銀礦加快開發建設,放大產業規模優勢,實現安全高效低成本開采,助推光伏行業發展。參股子公司金鑫礦業著力開發鋰資源,積極做好國家戰略型能源增產保供,全力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穩步落實“雙碳”目標任務。

      此外,國城礦業子公司東礦目前正在開展350萬噸/年的技改擴建,通過技改提產增效、精益管理,發揮傳統鉛鋅礦山優勢,打造綠色礦山。2022年東礦申報的“東升廟硫鐵礦綠色礦山建設項目”獲媒體評選的“清馨2022綠色實踐先鋒入圍項目”。

      綜上,公司擁有多個在建項目,正利用豐富的資源稟賦和先進的采選技術,升級改造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優勢產業融合,逐步實現傳統與新型能源體系的協調發展。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