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錦能源作為山西省乃至國內探索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民營企業代表參加了由工信部、廣東省政府及廣州市政府主辦的“2023工業綠色發展成果展”,持續推動綠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綠色產業全面升級。
攜高精尖綠色科研成果亮相
近年來,我國工業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2022年全國工業增加值突破40萬億元大關,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15.5%和31.8%,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綠色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要載體,發展綠色經濟是大勢所趨。從供給側看,以鋼鐵、水泥等為主的傳統高耗能行業在工業中的占比仍然較高,但其對經濟的拉動效應正逐漸減弱,只有將先進的綠色工藝技術、管理理念注入傳統產業,建立低耗高產的制造體系,才能使之煥發新的活力。從需求側看,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對綠色安全等高品質產品的消費需求,同樣離不開工業體系綠色發展水平的提升。
此次成果展集中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傳統產業轉型、能源結構調整、新興產業培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綠色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積極成效,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黃河流域等國家重點戰略區域,推動工業綠色轉型發展的特色亮點做法。
美錦能源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前瞻布局,將綠色理念融入產品與制造等各個環節,持續為社會提供領先的綠色產品,引領行業生態向綠色發展。此次美錦能源攜其眾多產業鏈企業綠色發展成果亮相展會:鴻基創能的膜電極(MEA)配合先進獨特的CCM生產技術與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自動化MEA封裝生產線,具有功率密度高、壽命長、成本低等特點。鴻芯GI燃料電池電堆是國鴻自主開發,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柔性石墨雙極板電堆產品。鴻途G110燃料電池動力模塊主要針對商用車領域開發。旗下新汽生產的多合一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車電驅動和高壓系統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統。而海德利森大排量液驅活塞式氫氣壓縮機,具有單臺排量大、進口壓力適應性強,出口壓力高、氫氣無污染、高壽命、易維護等顯著特點。
美錦能源深耕綠色工業經濟
美錦能源作為國內最大的獨立商品焦炭和煤炭生產企業之一,早在國家推行氫能產業規劃及雙碳戰略發展之前,于2017年開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并啟動氫能產業布局。2022年正式開啟第二個五年計劃,氫能產業體系啟動一點(整車制造)、一線(燃料電池上下游產業鏈)、一網(綜合能源供應網絡)、一平臺(氫能運營平臺)、一中心(碳資產大數據管理運營中心)的“五個一”戰略。
作為綠色低碳的堅定踐行者,美錦能源積極打造全流程綠色產業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強化綠色供給支撐,不斷加強科研投入力度,引領工業綠色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美錦能源產業鏈上凝聚了飛馳科技、青島美錦、鴻基創能、驪能新能源等二十余家細分領域高成長性企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探索了從研發-生產制造-商業化應用的“氫能源全生命周期”創新生態鏈,聚集了氫能“制-儲-運-加-用”各個環節的頭部企業,秉持“多元開放、共建共享”的理念,不斷加強國際層面的交流與合作。
美錦能源產業結構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大力布局氫能產業。在氫能產業鏈上游領域,企業依靠焦爐煤氣副產大量氫氣,具備巨大的產業鏈成本優勢。目前,一期項目高純氫已正式投產,投產后年產1570噸高純氫氣,可滿足440臺公交車,630臺物流車或170臺重卡使用。在氫能產業鏈中游領域,擁有2家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制造廠,年產能1萬輛。旗下飛馳科技,作為國內該業務領域運營里程數第一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制造商,近些年榮獲多項殊榮,同時與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共同開發了搭載L4級自動駕駛系統的氫燃料電池重卡,飛馳科技正在逐步成為中國FCV的中堅力量。
在氫能產業鏈下游領域,美錦能源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環渤海、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區、云貴川七大區域發展戰略,除去早期大同、青島、佛山等重要產業園區根據地,2022年至今又先后與北京市大興區、山西呂梁市、貴州六盤水市等地簽約重點氫能項目落地。
作為氫能產業終端綜合服務網點加氫站,目前美錦能源在全國運營加氫站20余座,“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300座,推廣氫燃料電池車超萬輛,可減少碳排放百萬噸,資源利用循環化水平穩步提升,產品裝備供給綠色化優勢加快形成。
工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根基,是推動經濟提質增效的主戰場。加快工業綠色發展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要求,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應有之義,是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勢所趨。美錦能源正是在此之道,深化綠色技術、裝備、標準等方面,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與市場分享創新成果、共享戰略機遇,同走綠色發展之路,為維護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