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 <ul id="kio0y"></ul>
  • <ul id="kio0y"><sup id="kio0y"></sup></ul>
    <strike id="kio0y"></strike>

    第二屆中歐非綠色能源發展論壇在溫州隆重召開

    文章來源:
    字體:
    發布時間:2024-10-21

            當今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識,推動綠色低碳能源轉型是必由之路。在2024“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召開之前和中國與歐盟即將迎來建交50周年之際,10月19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CPAFFC)、中國歐盟協會(China-EU Association)主辦的第二屆中歐非綠色能源發展論壇在浙江溫州隆重召開。

    會上,來自中國、歐盟和非洲國家政要、駐華使節及業界百余名代表,圍繞“共謀綠色能源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主題,就中歐非新能源合作回顧與展望、中歐非新能源合作的內生動力、中歐非綠色能源合作的機遇、打造中歐非綠色金融伙伴關系、打造中歐綠色能源合作產業鏈五項議題展開討論。

    開幕式上,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歐盟協會會長劉奇葆,浙江省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張振豐,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摩洛哥前外交部部長、前經濟部部長薩拉赫丁•邁祖阿爾(Salaheddine Mezouar),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地區二司司長白斌,中國電力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歐洲議會前議員、“歐洲-地中海-非洲”公益事業基金會創始主席吉利(Gilles Pargneaux),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歐盟協會副會長、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分別致辭。西班牙前首相、門戶中心主席何塞·薩帕特羅(Jose Luis Rodriguez Zapatero)以視頻方式參會并致辭。

    劉奇葆指出,在綠色轉型過程中,中歐非三方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間。三方在綠色能源領域加強合作,不僅有利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使三方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將為動蕩的、不確定性的當今世界注入穩定的、確定性力量。中歐非要堅持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要堅持綠色發展,加強在綠色能源領域的產業合作,推動綠色能源實現更大規模發展;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維護開放市場環境,維護全球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積極貢獻。

    “中歐非之間的合作完全可以成為21世紀的最佳范例,為我們在制定政策時提供方向性的參考,提醒我們自己,我們是在為一個團結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這個世界。”何塞·薩帕特羅在視頻致辭中說,綠色能源能刺激經濟,能夠消除貧困,緩解社會中的不平等,并實現一個更具合作精神的經濟模式。

    南存輝在致辭中提及,中歐非在綠色能源領域各有優勢,互補性強。中國光伏產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具備了全球領先的技術水平和產業鏈優勢。歐洲在綠色能源政策、技術創新和市場機制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為全球綠色能源發展樹立了榜樣。非洲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具有巨大的綠色能源發展潛力。通過互利合作,各國可以共享知識、技術和資源,加快綠色轉型。

    圍繞中歐非綠色能源合作回顧與展望這一議題,歐洲議會前議員赫維·朱文(Herve Juvin),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二級巡視員、研究員胡江云,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龔和平,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斯勝,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國際工程四部總經理萬國仁,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川,意大利駐華使館前商務參贊法布里奇奧•科斯塔(Fabrizio Costa),正泰太陽能歐洲公司首席執行官奧利弗·施魏寧格(Oliver Schweininger)分別進行了分享。

    全球能源轉型向“綠色”,從太陽能電站到風能發電場,中歐非憑借各自優勢,緊跟新能源“東風”,在綠色能源領域合作成效顯著。

    “中歐非在綠色能源領域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歐洲憑借豐富的綠色能源技術和政策經驗,與非洲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巨大市場需求相結合,通過技術轉移、資金支持等方式,共同推動綠色能源項目的落地實施。”歐洲對華關系促進會會長馬可·托森(MARCO Toson)表示。

    德國超動態超級競爭研究院原首席執行官羅嵐·埃克特則強調,科技創新是推動中歐綠色能源合作的關鍵,中歐非三方應加強在新能源技術等領域的研發合作。

    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英杰,博眾能源轉型論壇(AGOR)中國區主任涂建軍,歐洲化學合作組織大中華區理事長張毅,騰訊公司發展戰略部高級顧問、非洲開發銀行前能源專家翟永平,圍繞中歐非新能源合作的內生動力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要讓“綠”能持續發展內生動力,還需中歐非緊抓合作機遇。

    法國伯納德集團中國區總經理孫蕾指出,中法兩國在能源領域具有明顯的互補優勢,雙方可以共同推動綠色能源技術的創新和進步,還可以攜手開拓第三方市場,將綠色能源的技術和設備帶到更多需要的地方。

    惠生工程首席技術官劉恒偉,亞綠航油公司首席執行官汪申,四達時代集團副總載郭子琪,摩科羅駐華使館公使Malide Soilihi,烏干達駐華使館公使Mukaga Charles Oundo,莫桑比克駐華使館一等秘書Teles Alfredo Macobe,也進行了分享。

    綠色金融也是推動中歐非綠色能源合作打造“金融+產業+生態”的新型模式。通過構建綠色金融伙伴關系,中歐非將持續推動綠色能源項目的融資與實施。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儲小彬表示,綠色能源是中非合作的新天地,雙方需要加強在金融政策、產品創新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研究院執行總經理陳濟則指出,中歐在綠色能源領域開展金融合作前景廣闊,雙方將加強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共同為綠色能源項目的融資與實施貢獻力量。

    中非發展基金投資三部副總經理李棟、氣候資本集團總經理龔博也圍繞打造中歐非綠色金融伙伴關系進行了觀點分享。

    能源協作持續深化,協同打造產業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法液空將積極參與中國氫能產業鏈的構建,與中國共同推動氫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法國液化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躍兵說。德國寶馬集團大中華區政府和對外事務總監朱彤也表示,中歐雙方應積極推動綠色合作,不斷加強綠色產品與綠色能源的互動,支持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多種技術路線并舉的零排放出行。

    北京洪堡論壇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馮曉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低碳融合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真,也圍繞打造中歐綠色能源合作產業鏈這一議題,分別分享了觀點。

    要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綠色產業鏈打造發展“大有可為”。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經濟師王勐認為,中歐綠色能源產業鏈合作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要不斷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未來,中歐非可以繼續深化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共同為實現全球綠色發展目標貢獻力量。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中歐非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合作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通過加強合作內生動力的挖掘、把握合作機遇、構建完善的綠色能源產業鏈以及推動綠色金融伙伴關系的構建與發展,中歐非將共同推動全球綠色能源產業的繁榮發展。

    本次論壇得到溫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支持,由正泰公益基金會、四達時代集團承辦,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西班牙門戶中心、歐中聯合商會、歐洲對華關系促進會、歐洲地中海基金會、博眾能源轉型論壇、歐盟中國城市發展委員會(ECMDC)協辦。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