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能源轉型升級方針的提出,新能源的發展在最近幾年內顯著加速,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動力。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了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為探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動態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5月7日,以“新時代,新能源,新發展”為主題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華北賓館成功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投資與貿易專委會、京信能源有限公司、北斗航天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瑞達電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北斗綠色出行(廣東)有限公司、中晟資本(廣東)有限公司協辦。眾多政商學文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新能源在引領新時代下的新發展,為新能源產業進一步發展探路。
論壇上,原央視著名主播,核電推廣大使:郎永淳先生擔任主持人,為本次嘉賓的發言和探討進行了引導。首先,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第九、十屆全國政常委任玉嶺參事給大會做了致辭,致辭中闡述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潛力和前景。任玉嶺參事指出,新能源在未來將逐步形成“電、氫、儲、共創”四大核心產業板塊,大幅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供應安全等都是新能源發展目標之一。商務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行長周可仁部長從另一個不同角度來看待了新能源在國內和國外的市場發展情況,并就新能源在推動綠色發展、實現能源轉型升級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接著,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原監事會主席、中央第九巡視組副組長:季曉南主席和科技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景安院士分別從產業生態和高質量發展兩個角度出發,介紹了如何實現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馬文普部長則結合國際視野,探討了新能源在全球的市場前景和發展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論壇圍繞“創新與傳承”,以弘揚中國紅色文化精神為主旨,聯合中國紅色文化書法家協會,八一書畫院等單位,舉行了“中國紅色文化交流”環節,對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強化紅色資源鑄魂育人作用進行了深入解讀。到場的三位嘉賓現場創作了書法作品,表達了他們對中國紅色文化的推廣。
在兩個專題分享環節中,顧常超教授和高恩海先生分別從“創新驅動,賦能產業生態高質量發展”和“新時代,新能源,新發展”兩方面出發,分享了他們對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思考。兩位專家的分享引起了現場嘉賓的濃厚興趣,并在現場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參與本次論壇的政商學文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表示,論壇的順利召開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加強了產業內外的溝通和合作,為未來新能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次論壇得到了主辦方和承辦方以及協辦方的大力支持,共同推動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更凸顯了本次論壇的重要意義。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不斷創新,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趨勢已經愈加清晰,其中,四大核心產業板塊即“電、氫、儲、共創”將成為新能源產業未來5-10年發展的主要方向。同時,新能源產業將不斷融合和升級,形成全新的價格競爭格局和市場變革。各國競相投入資金和人力資源研發新能源技術,新能源將促進科技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在這一趨勢下,本次論壇的成功召開標志著新能源產業正式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通過本次論壇,各界專家、企業家和學者們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為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次新能源產業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將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相信,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等多方面的推動下,新能源產業將取得更大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